创业型大学建设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些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们国家高校都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三维架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包括了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科研平台以及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我们国家高校目前正在步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的转型发展新常态,通过借鉴斯坦福大学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形成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动力,推动整体高等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斯坦福大学被誉为“硅谷心脏”,斯坦福师生在硅谷创建了很多高科技公司,比如苹果、谷歌、惠普、雅虎、思科、甲骨文等。斯坦福大学长期以来,将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到具体培养过程中,提倡学校的科学研究需要面向社会需求,通过创新创业教学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平台构建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多维度的努力,形成了三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促进人才培养
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
斯坦福大学广泛网罗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很强的一流教师,为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目前斯坦福大学拥有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人数不多,但是其中包含了16位诺贝尔学奖获得者、4位普利策奖获得者、137位国家科学院院士、89位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而且斯坦福大学会通过聘请企业界的优秀企业家和工程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教师,通过这种兼职教师的讲座和授课,有效地将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企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在2012年改革之前主要包括领域课程、人文导论课程、写作与修辞、语言等四类。2012年课程改革后用有效思考替代了人文导论,并延续至今。2013年课程改革以思维与行为方法替代了领域必修课。2014年课程改革中用口语交流代替语言。经过这三次通识教育方案的改进结果可见,新的通识教育方案实现了从“重视学科”到“重视能力”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第二,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融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率先开设,目前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已经开发了21门面向MBA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工学院通过技术创业项目(Stanford TechnologyVenture Program,STVP)构建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STVP围绕科技创业设置跨学科课程,为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课程,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给学生提供帮助。
创新创业科研平台支撑创业研究
斯坦福大学创业研究中心(Center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CES)成立于1996年,为了有效推进创新创业研究的发展,该中心尝试了如下举措:
成立斯坦福大学创业中心校友会
创业研究中心面向所有具有创新创业兴趣的毕业生们组建校友会,提供资源分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校友会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互补的优势,自发组建创业小组,定期进行交流和分享,针对各自创新创业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校友会每年会组织暑期创业项目,支持在校学生去中小企业进行创业实习,并且邀请专业人员对于实习学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形成了斯坦福大学校友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构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创业环境和系统。
成立斯坦福大学创业工作
中心下设创业工作室,面向斯坦福大学所有专业具有创业兴趣的研究生,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创业组织、创业学科以及其他科技类学科学术性交流都为创业工作室的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如果学生有成型的创业思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注册会员,利用工作室的强大支持能力和丰富的资源,与教师、企业家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些经历给予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锻炼,为他们今后走上创业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创新创业服务项目引领社会创新
认证推动企业创新
认证推动企业创新(LEAD :Learn. Engage. Accelerate. Disrupt.)项目主要是提供为期一年的培训活动,通过认证培训,帮助学员们开拓新的思维,运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去运用知识。主要包括3门商业课程在内的8门课程,核心课程就是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以及批判性思维。学员们通过自定义的视频讲座、个别评估、集体讨论环节以及团队项目的多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推动组织内部的创新。并且通过定期组织和斯坦福创业中心的优秀教师、硅谷的杰出企业家、投资者、思想领袖等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员们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实施社会创新项目
斯坦福大学积极开展社会创新项目(Social InnovationPrograms)的实施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努力培养世界范围内教育、环境、贫困以及其他事关公平正义事业的领导者。斯坦福大学社会创新中心为来自全世界的申请者提供社会创业执行计划(Executive Program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EPSE)和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执行计划(Executive Program for Nonprofit Leaders,EPNL)。这一系列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为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渠道和路径,对于促进社会创新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们国家高校需要结合专业课程的多层次构建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借助学校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各种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大资金及政策支持。高校也应尊重教师的意愿,引导教师将创新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并为有条件和有能力的教师创业提供便利条件,把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保障体系
首先,积极争取多元化资金支持。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参与竞赛、科普、科研、创业活动;多方引入社会和校友资源、引入天使基金或种子基金支持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创办企业活动。其次,完善创业科研实践平台的建设。整合政府、学校和企业资源,通过“政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同时还可以依托校友单位、知名企业,建设一批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等。
鼓励师生协同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意见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和学生创业。从欧美高校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趋势。美国高校普遍存在教师创业、学生创业以及教师、学生共同创业的现象,硅谷接近80%左右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师生协同创业的成果。但欧洲高校教师创业较少,更多学校通过创业教育的形式支持和鼓励学生创业。我国高校目前主要是借鉴欧洲做法,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创业,但是从我国高校与社会间人才流动渠道不畅的现实出发,如何鼓励和支持教师全职创业将成为未来科教政策领域的重要话题。就可行的路径来看,通过整合的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以及学生为主的师生共同创业可能是高校层面参与创业创新的较佳路径。